(报告周期:2025年7月1日 - 2025年9月30日)
2025年,数字生态在持续繁荣的同时,也面临诸多复杂挑战。作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市场主体,我们始终秉持“在创新中发展,在规范中前行”的核心理念,将平台治理视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基石。本季度,我们围绕“平台内容安全、用户行为合规、用户权益保护”三大重点,通过技术管控升级、合规制度细化等方式,持续推动治理模式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、事中干预深化,致力于构建更具韧性、更可信赖的平台生态。本报告既是对阶段性治理成果的总结,也是我们主动履行平台主体责任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的郑重承诺。
一、治理基石:治理理念与架构
(一) 我们的治理理念
我们坚信,良好的平台生态源于“技术创新驱动的精准治理”与“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共治”相结合。我们致力于通过规则透明、执行公正、持续迭代的治理实践,主动守护平台的健康与活力,让信任与安全成为每一位用户体验的基石。
(二) 治理原则
● 合法合规原则:我们不仅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监管要求,更是将合规意识融入产品设计、运营管理全流程。
● 用户权益优先原则:在任何决策中,我们始终将用户的数据安全、隐私保护及核心体验置于首位。
●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:规则面前人人平等,处置过程有据可查,治理结果定期公示,主动接受各方监督,以公开促公正。
● 可持续发展原则:我们追求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的统一,致力于构建一个能够长期健康、稳定发展的平台生态。
(三) 组织架构
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牢固树立“以安全保发展、以发展促安全”的理念,在企业内部构建起由党支部引领、董事会决策、联合巡查指挥中心统筹执行、各业务和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安全合规工作体系。将“人人讲合规、时时显合规、事事要合规”的要求全面融入业务各环节,系统建立起覆盖“事前预防、事中控制、事后整改”的全链条、主动性合规管理机制,切实做到治理决策科学、执行坚决有力、管理形成闭环,从而将合规优势转化为企业有力的竞争力,保障公司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。
二、治理攻坚:关键领域与成效
(一)内容生态治理
1. 背景与目标
面对用户规模与活跃度波动可能带来的内容风险,我们未雨绸缪,将“提升主动识别与前置拦截能力”作为核心目标,致力于在源头遏制违规内容的传播,主动净化平台环境。
2. 平台举措
● 规则体系建设:在原有的规则体系之上,进一步制定了《平台信息内容合规管控清单》,界定九类高风险内容(如违法有害、不良信息、侵害未成年人权益、侵权违规信息、广告内容违规等),为日常审查与处置提供标准化依据。
● 技术+人工协同:我们持续保持通过关键词模型与语义分析系统进行主动拦截,结合常态化人工巡查机制,对复杂、隐蔽内容进行精准打击。
3. 数据成果
● 通过平台举措精准打击“违法和不良信息”类域名,本季度累计处置48,771个,环比大幅提升38%,展现了平台在源头治理上的主动性与有效性。
(二)用户行为治理
1. 背景与目标
结合“作弊刷单”、“恶意引流”等突出问题,平台以“降低违规发生率、强化用户合规认知”为目标,通过前置拦截、精准打击、规则宣导与警示教育相结合,推动平台治理重心从处置向预防延伸。
2. 平台举措
● 违规“零容忍”:我们建立并持续优化高效的风险识别与快速处置机制。对于刷单、侵权等明确危害生态健康的行为,始终秉持“零容忍”的态度,从严处理并定期公示清退账号,主动营造“不敢违规、不愿违规”的治理氛围。
● 强化用户教育:平台主动出击,通过专栏、公告等渠道开展系统性、全覆盖的合规宣导,实现注册用户100%全覆盖。此举旨在将规则内化为用户共识,从根本上激发生态的自我规范能力,实现从“平台管”到“共同治”的升华。
● 深化执法协同:在警企协作框架下,平台始终致力于利用自身技术优势,主动积极与公安机关携手协作,共同打击网络违法犯罪,共同提升社会治安共治效能。
3. 数据成果
本季度平台审核用户资讯发布内容4699次,主动发现并处置多起违规推广行为,解除合作并清退违规账户7082个,环比下降73%。反映出平台前置预防与教育引导举措初见成效。
(三)知识产权治理
1. 背景与目标
为从根本上捍卫创新成果与权利人利益,打击商标、版权等侵权行为,平台以“构建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的健康生态”为目标,致力于为原创者营造一个公平、清朗的竞争环境。
2. 平台举措
● 畅通维权渠道:我们持续优化投诉举报快速响应通道,确保响应更快速、流程更顺畅,使权利人能够便捷、高效地发起投诉并追踪处理进展。
● 技术主动防控:我们始终坚持“防优于治”,通过技术系统对内容进行主动筛查,力求从源头最大程度阻断侵权信息的产生与传播。
● 强化规则公示与教育:平台定期开展知识产权专题培训,全面提升全体员工的知产意识与鉴别能力,力求每一位员工都能成为平台知识产权防线的坚定守护者。
3. 数据成果
本季度共处置知识产权侵权域名105个,处置量环比大幅提升94%,这正是我们主动防控体系效能显现与投诉处理效率提升的共同结果,标志着平台在维护创新环境与生态健康方面取得了扎实进展。
(四)用户权益与隐私保护治理
1. 背景与目标
为全面响应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等法规及监管要求,平台以“构建透明的用户权益保障体系与合规长效机制”为愿景,主动将用户数据安全与协议规范性提升至战略高度,旨在赢得用户最深层次的信任。
2. 平台举措
● 协议与政策优化:在原有政策体系之上,我们主动以清晰、易懂的语言不断优化隐私政策与用户协议,制定了《互联网平台线上协议治理规则》,明确协议全生命周期管理标准,让用户真正“看得懂、能监督”。
● 权限最小化原则:我们全面梳理并优化所有权限申请,恪守“最小且必要”原则。对核心数据实施加密存储、脱敏处理,并建立分类分级管理制度,为用户数据穿上“防护甲”。
● 保障用户权利:我们建立了顺畅的用户行使权利的通道,确保用户对个人信息的访问、更正、删除及账号注销等权利不再停留在条文,而是可以轻松实现的便捷服务。
3. 数据成果
● 我们主动发现并优化了近20项用户权益与隐私保护细节,直接带来了用户体验与数据安全感的显著提升。
● 平台核心协议合规审查覆盖率持续保持 100%,彰显了我们在合规底线上的“零妥协”态度。
(五)网络安全治理
1. 背景与目标
面对不断升级的网络攻击与数据泄露风险,平台以“构建纵深防御体系,实现安全可控”为战略目标,致力于从被动防护转向主动预警与弹性应对,全面夯实安全底座。
2. 平台举措
● 顶层战略驱动:我们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,从公司顶层进行战略统筹,确保安全策略与业务发展同步规划、同步实施。
● 制度体系完善:我们持续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制度体系,涵盖信息系统授权审批、安全检查、人员管理、应急预案及数据保护等制度体系,让每一环节的管理都有章可循、有据可依。
● 技术防线布控:我们综合运用网络隔离、访问控制、权限控制、日志审核等手段,构建多层次、立体化的技术防护网,有效抵御外部攻击与内部风险。
● 全员意识提升:我们将网络安全培训深度融入企业文化,通过常态化机制确保全员覆盖,筑牢网络安全运营的第一道防线。
3. 数据成果
通过常态化运行“专题培训+主题宣传”的双轨教育机制,本季度累计开展3轮网络安全培训及“网络安全宣传周”等重要活动,有力推动了内外部用户安全意识从认知向内化转变。
三、治理前瞻:挑战反思与展望
(一) 挑战与反思
我们清醒地认识到,平台治理是一场持续的动态博弈。当前,违规行为已呈现出跨平台流窜、隐蔽性增强、深度嵌入特定场景的新趋势,其手段更趋复杂,这要求我们的识别技术必须更具预见性与精准度。如何在复杂的治理场景中,更精巧地平衡治理效率与判定精准度,是我们持续攻坚与自我突破的核心课题。
(二) 下季度治理重点
● 强化生态协同治理:我们将主动开放协作,加强与监管部门、同业伙伴深度协同,推动建立跨平台信息共享机制,共同打击不良违法网络行为,净化网络生态。
● 推进信息内容深度治理:我们将利用用户反馈数据反向驱动模型优化,提升对新型、复杂违规内容的敏锐洞察与精准处置能力,实现治理能力的迭代升级。
● 构建合规沟通与信任桥梁:我们将系统性搭建合规专栏,主动解读法规、预警风险,在营造清朗环境的同时,透明展示平台治理成效,以此赢得用户更广泛的信任。
聚名科技将持续坚守平台责任,以技术为盾,以规则为尺,以用户为中心。我们愿与社会各界携手,坚定不移地共建一个安全、可信、健康的网络环境。





